您所在的位置是:新闻 > 新闻详情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在5日李克强总理的《2019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其中,更有 “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的明确表述。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将在区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两地区将如何区别定位?在未来的发展上会有和异同?
对此,已经连续进行了三年研究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接受**财经采访时,从数字人才的流动角度对两个区域进行了详细比较。
重视科创
上海需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粤港澳大湾区在战略定位中同样有建立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表述。这当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发展。
2017年,陈煜波在研究中注意到长三角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较快,杭州、上海等城市对数字人才吸引力极强,2018年则侧重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数字人才。2019年,他和团队继续携手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中国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
“很明显上海是长三角的一个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很难说哪一个城市是人才的枢纽。上海是从全世界和全国吸引人才再向长三角回馈。深圳从大湾区内部和国内吸引人才,香港是从全世界吸引人才,客观上很少跟内地进行联动。我们看到相似点,两个地方都有相似化的定位。” 陈煜波告诉**财经。
研究显示,在人才吸引力方面,与国内大部分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对数字人才的吸引力名列前茅。其中,相比于北京、武汉,粤港澳大湾区对数字人才更具吸引力,数字人才流入大湾区数量与反向流出数量之比分别达到1.41和1.58;和上海、成都相比吸引力不相上下;但与杭州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人才呈现净流出状态,从杭州流入大湾区的人才数量与反向流出的数量之比仅为0.77。
“盘客宝太棒了,对于我们经纪人来说用起来很方便,直接随手线上报备带看成交。” — 王生孝
“盘客宝太棒了,对于我们经纪人来说用起来很方便,直接随手线上报备带看成交。”
— 王生孝